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文说透,你能为父母养老做的 8 件事(深度长文)

古典古少侠 生涯研习社 2022-11-26

👆点击上方涯研习社关注,回复【1】获取免费职业测评!



本文5875字,建议阅读时长15分钟


文|古典

来源|古典古少侠


春节假期已经过半,是时候要算着回程的日子了。


每年这么匆匆地来,又匆匆地走。看着父母慢慢灰了的头发,不再灵活的动作,慢慢花掉的眼睛,


你是不是也想着,

我要对父母好一点!


但除了日常的多打电话,早点结婚生娃(你还不一定愿意),少吃外卖(自己做更累啊妈)我们还能具体为他们做点什么呢?


这是我的困惑,也是许多人的牵挂。


这个问题推动着我,一直寻找相关资料。我发现,“如何科学、有效的过好老年生活” 在生涯领域,有个专业叫做“老年规划”,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证研究和资料。


下面这篇文章略长,是我从十多万字的资料,和上百小时的研讨会里总结的精华。

里面谈到了:


1. 老年的阶段;

2. 老年人面临的四大挑战;

3. 春节马上能为父母做的8件事

4. 如何说服父母做这些事。


如果暂时没时间看,也务必收藏。也可以转发给身边的人、弟弟妹妹。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你,如何科学,有效的爱自己的家人。


一文说透,你能为父母养老做的事。


你是什么时候,

开始关注老年生活的?


作为生涯规划师,我很早接触老年规划这个概念。



简单来说,就是现在就要想想,老了之后,该怎么过?并且做出准备。


但这高大上的概念,对我一点都没用。


一直很彷徨,给父母的很多计划,他们总说“不用、不行、你不懂”搪塞过去,但我也不知道到底做什么是对的?


毕竟我不是他们,而且,我也没有老过。


我开始调查和学习老年规划的知识,发现网上相关的资料并不好找,很多还是保险和保健品的软文,真正有效的文章并不多。


今天把这几个月的整理集结,虽说不上科学系统,却真实可行。


也想告诉大家,帮助父母健康、快乐地变老这件事,是有很多系统的、可操作的方法的。


希望天下父母安康,希望天下子女尽心。


以上,算是我的春节祝愿。


老了,我们会面对什么?


要更好的让老人活好,首先要了解的,是衰老的过程。


老,是一个非常客观、而且不可逆的过程。


从60岁开始,老年人的视、听、触、味、嗅都开始退化,眼睛像蒙了滤镜,手上像带着手套;


75岁前,老年人的智力并不会下降,但经验性判断越来越多,而神经反应敏感会降低;


记忆力会逐渐下降,身体器官开始老化,新陈代谢变慢,过去一天愈合的小伤口要几天才愈合,肌肉逐渐变得无力,对身体控制力会下降……


▲ 老年人的颜色视觉

(实际图片和老年人看到图片的对比)


好消息是,衰老的过程快慢差异性很大,基因只占很少一部分,更大部分取决于个人心理和环境因素。


也就是说,老虽然不可逆,但我们能够通过很多方式,让人老得健康、开心和缓慢很多。


而老人们需要面对的,是4个重要挑战:身体、经济、安居、心理。





首先说说身体。


身体是一切的本钱。最好的方式,是让他们养成好的锻炼习惯。


但如实在做不到,底线是每年一次体检。很多老年疾病,癌症、心血管、老年痴呆,早发现都能及时控制,即使是癌症,早期治愈率也很高。每年一检一定要提到日程里来。


我知道,你肯定要说,这个好难啊,他们怕花钱,怕麻烦。


你要慢慢学会说聪明的谎言——比如对他们说“你隔壁的程序员加班累辞职了,单位多了一个体检名额啊”……这种听上去就是骗人但他们很爱信的话。


另一个重要的是,家有一老,你应该开始有意识储备医生资源了。


有能力买离医院近的大别野或医疗社区肯定好啊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更务实的,是有几个随时能聊的医生朋友,老人对医生绝对信任,心理稳定很多。现在问诊APP也有很多,固定几个医生,形成长期的关系。



然后是经济——怎么能有持续的、稳定的收入?


在很多老人心里,经济可能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而是安全感的问题。父母这代人都经历过苦日子,要每个月月光等下个月工资,他们做不到。


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,对他们心理是一个很大的慰藉。

手里有钱,心里不慌。


那么怎么能保证手里有钱,而且持续有钱呢?

大概是这么个顺序:社保、储蓄、养儿、保险、理财。


▷ 社保和储蓄是个保底,考虑通胀、社保基金运营状况,基本能够满足生活底线。


▷ 养儿防老是过去重要的手段,按照对今天小朋友的观察,大部分指望不上。这代人有自己的空间,自立别啃老就行。


▷ 恰当的保险需要买,可以参考:社会医保>意外险>医疗险(防癌医疗)>重疾险 的顺序,逐渐给配置上,55岁前完成性价比更高。


▷ 最后是理财。理财产品我也不专业就不瞎介绍了。以房养老的思路倒是可以参考下——年轻的时候以工作和教育资源为中心,在城中买个小点高价的房子,年纪大了搬到二三线,用租金或者房屋的差价养老。





第三个要注意的,是安居。


前段时间,大张伟一档综艺节目,叫《我们的师父》。就是大张伟带着一堆人去拜访老艺术家,有一集采访老艺术家牛犇。


牛犇住在一个一房一厅的老年公寓,他说这个地方比家里好多了,安全、宽敞、方便、还有很多伙伴,住在一起,家也就在这里了。


为什么不在家里住?

牛犇说,家里冷。

大张伟没注意,话题就直接扯到了“冬天开不开暖气”之类了。


大张伟可能不理解的是(虽然他也是个中年人啦),老年人需要的温度,比年轻人高。很多老头老太太喜欢给孙子们穿很多衣服,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怕冷啊。



年岁增长,过去安全的家里,会变得不安全。


我妈过去是体操运动员,四五十岁都能劈叉蹦跳的那种,现在没电梯就爬不动,一个中巴车的上车梯子,能难出一身汗来。


安全的细节太多了,篇幅有限不展开。

如果你能为他们的安全只做一件事,就是预防他们摔跤。


摔跤有这么重要吗?

我自己做研究的时候也吓了一跳——摔跤的危害实在太大了。


摔跤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,在65岁以上老人中占首位。


即使没有死亡,摔倒的后遗症也是可怕的,尤其是必须卧床的髋部骨折——骨折不可怕,但卧床随之而来的肺部、泌尿系统、褥疮才是致命的——髋部骨折后一年的死亡率高达50%!远高于癌症,被称为“最后一次骨折”。


但这么凶险的小事,其实预防起来不难。


北京疾控中心做过一个覆盖6000名老人的调研,发现跌倒主要发生在秋冬季,一半以上发生在家里和小区内,主要危险集中在卫生间和卧室。


主要原因:一是卫生间缺少扶手等支撑物;二是卫生间地面太滑;三是卧室走道没有安装夜灯,起夜时开灯不方便。


简单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,是给你们家房子做个“老年化改造”:



以上的东西都可以在网上很方便买到,全部配齐一千多就搞定,但能够避免很大的风险。现在看到文章的你,马上可以买一个。




第四个放在最后,心理。


身体、经济和安居都是底线,而幸福的高线主要靠这个够。


美国西雅图有一间叫做代际学习中心(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Center)的机构,他们创造了一种养老院+幼儿园的管理方式。



孩子们和老人每周五天一起参加各种活动,比如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吃饭、讲故事或者只到养老院参观就好。


老人在教育孩子里找到自我价值,孩子在老人这收获到人生智慧,而护工则同时照看他们两类人。


这个老人院拍成了纪录片《现在完成时》(Present Perfect)。片中一位老人说,“你知道能够关心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关爱,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吗?



代际中心的成功,启动了全球化的尝试。今天在日本和台湾,有青年人和银发老人共居的青银公寓,中国的武汉,贵州,也在探索养老院和幼儿园一起的护理中心。很多家庭里,老人轮流跟着子女照顾孩子,也是这种模式的家庭化。


这个模式的本质,在于完整提供了老人的4大心理需求:关系、能力、自主和安全。


也就是说:有事做,有人爱,能自主。


有事做、有人爱、能自主,从这个角度,你会发现很多过去不理解的热门活动超级有理——广场舞、打麻将、一大家子吃饭,都是他们能把控的、社交活动、并充满乐趣


另一个研究也提供了辅证——唠叨能长寿。研究表明,唠叨能活化大脑、锻炼口部咽喉肌肉、还是个强社交活动,能显著提高人的寿命。


也就是说,如果你认为唠叨是你妈持续给你洗脑提信息的过程,这个过程就很难忍——这些信息无趣又重复,但如果视作陪你妈表达爱意的双人运动,唠叨也变得没那么难忍——总比陪着看病好啊。


反过来说,不能主动参与社会活动、体验快乐的老人很容易得抑郁症。


在中国的文化下,这群缺乏乐子的老头老太太总在报告更多的头痛、背疼。如果你们家长辈总是莫名其妙的头痛背疼,其实只是他们不开心。


根据这个模式,我拉了一个老年人活动清单,也许对你有帮助:



你可以看看,身边有哪些适合他们的活动?


除了照顾和陪伴,让他们“能自主”的需求也很重要,尤其是互联网自主。


今天常有“老人不会使用在线支付大闹超市”“老人火车站排队5小时订不到高铁票回家磕头求助”的的新闻,互联网蓬勃发展了,我们也把老头老太太落下了。


我们搞商业,天天赋能这个赋能那个,是不是也给老人“互联网生存”赋个能?


下面是给老头儿老太太的,互联网赋能清单:



让他们保持年轻,是让他们像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样,而不是像你一样。


不是让他们喜欢上王一博和易烊千玺,而是让他们学会用抖音看李谷一和倪萍姐姐。


我们和父母的关系


你也许会说,你说的都好有道理啊,

但是我做不来了,因为我说啥他们都听不进去。


妈,给你报个旅行团去旅行吧。

不要!太花钱!没意思。


老年大学不花钱,很便宜的!

听不懂!我这么大年纪了学什么啊?


老年大学不是教你知识什么的,都是教琴棋书画文学这些陶冶情操的。

不去!我坚持不下来。


你试一试吧。

我不去,唉我问你,你到底要不要留北京啊,房子怎么样,女朋友找了没有。


……破功。


我们和父母关系之所以难,是能力和地位的倒挂。


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弱,越来越需要照顾,但他们的脾气越来越大,当你爹妈时间越来越长。


很多下意识的说不后面,其实是害怕变化的勇气,和保护自己父母身份的面子。


下面有三个方法可以试试看。


  1/  创造体验,而不是直接要求 


我的朋友小P的妈妈去世得早,想让爸爸住进一个很好的老年社区。但每次一提爸爸就发火,觉得是女儿嫌弃他了。


小P最后搞了个曲线救国,她首先是让爸爸帮带小孩出去玩,“偶尔”走到养老社区旁边,“正好”想起来她的一个闺蜜的妈妈一家也在里面。于是提出上去看看。


在那位阿姨热心邀请下,爸爸走了老年社区,对社区有了全新的理解。接下来几个月,他来这里吃了一次饭,参加了2次朗诵会,最后“抛弃”了“苦苦挽留”的小P,搬来这里一起住。


其实这不是什么难做的事——你要求个婚,你就懂得要把人拉到饭馆,安排好小提琴,先红酒牛排温馨浪漫体验着,然后大伙儿埋伏在旁边说“嫁给他嫁给他”。你也不会直接打个滴滴拉去民政部吧?


这叫先体验后推动,只是你在爹妈面前,忘记了。

对于老人何尝不能一样呢?尝试先创造个体验,然后推动做决定。


包括家里要买的很多东西,先有个体验,半推半就,也就实现了。




  2/  发动杠杆无间道 


你说是没用的,但是你大伯/二姨/前工会主席/街坊领居说了有用啊。


对于老人来说,你始终是娃,听娃的很没面子。

但是听自己哥们朋友的就不一样了,这叫从善如流。


所以重要的是找到你父母身边的同盟无间道


比较好的方法是过年主动张罗一桌饭菜,请父母的老朋友来吃,然后席间看看谁说话对路,好好聊聊,私下请他们帮助劝劝爹妈。


我妈妈为了劝爸爸多出去玩,偷偷找到了原来爸爸研究院的同事。爸爸在研究院是第一批的高级工程师,又写的一手好字,大家都很欣赏他,是个很好的社交圈。


爸爸高高兴兴去聚会。回来还反劝妈妈:

都是老同事啊,很好玩的,你不去看看?


妈妈心想,

好玩吧,老子安排的。



  3/  ‍陪她去做,而不是要他去做 


很多事,你让他们去做很难,陪他们去做,就容易多了。

比如旅行,比如爱好,比如健身、比如体验……


陪伴,本身就是个奖赏啊。

孩子需要爱和约束,老人只需要爱。


充耳不闻、创造体验、找到同盟、陪TA去——


对他们的下意识拒绝充耳不闻、对新鲜事物创造体验、在他们的社交圈里找到同盟,陪他们去做。


因为小的时候,他们就是这样对你的。



想了很多年,最后还是陪着去的爸妈的环球游轮


也想想你老了以后


相信你在读这篇文字的时候,和我一样——

写关于对父母老去的过程里,也完成了对自己未来的一段整理。


我发现自己开始更爱自己的身体、更加懂得珍惜朋友、也更有耐心。


你也不妨问问自己,一起去想象这些画面:


▷ 老了以后,有什么工作能给我带来成就感?

▷ 我一个人的时候,喜欢做什么?一群人在一起,喜欢做什么?

▷ 有什么事情让我自己愉悦?有什么事情让我平静?有什么事情总让我兴奋?

▷ 有哪3件事情,是我这个阶段没空完成,但是希望去做的?

▷ 有哪些朋友,是继续保持到退休后的?

▷ 如果我需要朋友,我以后能找谁?

▷ 我能为自己的身体、经济做点什么保障?


把这些答案零零碎碎写下来,填充到你自己当下的生活里去。


还记得开篇关于老年的那段话吗?


老年规划,不仅仅是如何延长寿命,还包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、生活乐趣、心智清醒、财务富足、社交维系以及社会贡献的整体生活画面的想象;


并从更早时候开始,为这样一幅图景提前去思考、计划和储备,在未来生活里,不断的发展、调整和校准这个画面,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双重满意。


填充了细节的这段话,我想不再空白。


那,春节假期,不知道还有几天?

我列出来马上能为家里做的8件事,也许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起来:



最后讲一个故事:


我在北京的一天,妈妈给我电话说,

我昨天医院打针过敏,休克过去了,医生大嘴巴子才把我抽醒来的。


我着急了,说你怎么不告诉我呢?我应该回去啊!


我妈说,这种事谁也不知道,你在深圳,又能怎样?

老人就是不知道意外和死神谁先来的人。


所以重要的是你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,在听到这种意外的时候,

看看自己手头的事,觉得有价值。


所以,最后要记得,不管是照顾好父母的养老,还是照顾好自己的未来,

首先是过好当下的生活。


因为一个无意义的生命,并不会因为延续就变得有意义。


未来意义是一个个当下累计出来的。




今天就分享到这里,这期老年生涯规划的内容,我也做成了视频版放到B站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「老年规划」获取观看链接。



点亮「在看」,

如果你也有帮助长辈过好老年生活的经验、心得、资料,

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给我和大家。



▲作者:古典,生涯规划师,「新精英生涯」创始人,「个人发展共读会」主理人,500万册畅销书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《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》《跃迁:成为高手的技术》作者,得到APP12万+专栏《超级个体》主理人。




了解职场底层逻辑

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价值

扫码了解生涯规划

加速你职场“升职加薪”

↓↓↓

👆扫码了解生涯规划👆


往期推荐:






过完除夕,终于理解到什么是「家人」的本质?


一口气刷完《开端》大结局,才发现真相是人生缩影


春节只剩3天,麦当劳里的2分钟触动无数人:有人正在偷偷爱你…



👇戳阅读原文」,你有机会成为生涯规划师,2021年副业搞起来~

疯狂暗示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